最近曹云金的口碑突然回升,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一个曾经被全网骂"欺师灭祖"的人,怎么突然就翻身了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现象背后的门道。
先说说曹云金为什么能翻盘。其实这事儿得从两方面看:一方面,当年对他的打压确实有点过火。现在回头想想,他犯的错真有那么严重吗?无非就是和师父闹掰了,这在职场里太常见了。但当时舆论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叛徒形象,现在大家冷静下来想想,确实有点过了。
另一方面,郭德纲这几年的人设也在发生变化。前些年他被捧得太高,现在各种"回旋镖"都打回来了。比如对两个儿子的区别对待,还有德云社内部那些封建味儿十足的管理方式,都让观众开始重新审视。特别是年轻一代观众,对这种师徒如父子的旧式关系越来越不买账。
但最关键的还是业务能力的问题。郭德纲现在的相声水平确实大不如前,新作品少得可怜,质量也一般,基本就是在吃老本。反观曹云金,虽然离开德云社后沉寂了一段时间,但最近在抖音上重新活跃起来,创作能力和表演状态都保持得不错。
展开剩余65%说到业务能力,不得不提德云社现在的梯队建设。岳云鹏和孙越的组合确实比曹云金刘云天强,但岳云鹏那个"贱萌"风格能走多远?你能想象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还在台上卖萌耍贱吗?这种风格的生命力是有限的。
而德云社年轻一代的演员,现在处境挺尴尬的。像张鹤擎、刘喆这些有实力的新人,因为来得晚,资源都被前面的人占着。高峰、栾云平这些中生代要上综艺、要演京剧、要主持节目,把好资源都占了。更不用说郭麒麟这种"太子爷",随时回来都得给他留位置。
德云社现在最大的问题是:郭德纲当年说"我捧谁谁红",但现在看来真正捧红的只有曹云金和岳云鹏。何云伟都只能算半个,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。这种造星能力下降的现象,直接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发展。
反观曹云金这边,最近走的是"群众路线"。抖音直播不收钱,巡演票价定在一两百,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。这种策略很聪明,既保持了曝光度,又能培养徒弟。去年他带的徒弟每人都有二三十场商演经验,这个锻炼机会在德云社是很难得的。
说到票价,这就更有意思了。德云社的商演票价从180到1280不等,但看看阵容:王九龙、孔云龙,甚至"三筱"这种级别的演员。这个价格和水平匹配吗?很多观众看完两家演出后都在吐槽:德云社的票价是不是虚高了?
数据显示,德云社2023年商演场次在400场左右,但今年很可能会减少。而曹云金这边虽然场次少,但势头不错。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,可能会改变整个相声市场的格局。
说到底,观众最看重的还是作品质量。曹云金能翻盘,归根结底还是靠实力说话。他的创作能力、表演水平确实在线,再加上找到了适合的发展路线,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。
德云社现在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外部竞争,而是内部机制的问题。资源分配不合理,新人难出头,老演员吃老本,这些问题不解决,发展就会受限。
相声这个行业需要良性竞争。有竞争才有进步,对演员和观众都是好事。希望两方都能拿出更好的作品,让观众看到更精彩的表演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:在演艺圈,观众缘这个东西很玄妙。今天被骂的人,明天可能就翻身;今天被捧的人,明天可能就跌落。关键还是看演员自己能不能持续输出好作品,能不能跟上观众审美的变化。
曹云金的例子告诉我们:实力才是硬道理,时间会证明一切。至于德云社,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了。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谁在认真做艺术,谁在吃老本,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。
这场相声界的"权力游戏"还在继续配资网络炒股,咱们就拭目以待吧。
发布于:上海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