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1日,农业农村部印发《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,提出“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,实现种养模式更加高效,种养生产更加绿色配资网络炒股,质量安全更有保障,联农带农共富典型更多涌现”的目标。
近日,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迅速响应政策,启动“稻田鱼+N”多元化种养模式试验,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层实践样本。
在大坪镇军寮村瑶山水有机稻基地,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当地政府,成功完成中华鳖、罗氏沼虾等5个品种的苗种放养。
此次试验选取5亩示范田,分别投放中华鳖200只、澳洲淡水小龙虾5000尾、罗氏沼虾10000尾、虎纹蛙1000只及泥鳅20000尾,构建以本地禾花鲤为主体的多物种共作体系。
据了解,“稻田鱼+N”模式是以当地稻田鱼禾花鲤为主体,多元化引入中华鳖、罗氏沼虾、澳洲淡水小龙虾、虎纹蛙、泥鳅等不同养殖品种进行稻田共作试验,筛选效益优化的模式示范推广。
“这是对农业农村部稳步推进推广稻鱼模式要求的积极实践。”大坪镇党委书记黎艳霞表示,该模式不仅优化传统稻渔结构,还将为当地“稻渔文化节”注入新的文旅体验。
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梁日深表示,希望通过多元化稻渔种养模式试验,示范推广效益优化的模式,助推当地产业优化升级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旭君配资网络炒股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