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网上流传的一张图片显示股票配资网站查询,两架美军B1B战略轰炸机从关岛基地出发,飞过日本和韩国上空,然后沿着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边缘擦边球似的掠过,最后转向太平洋中部。
这张图是2023年曝光的,当时就引起了不少关注。
关键是,图片出来没多久,就有消息说美军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,通过无线电报告说在目视距离内发现了一架不明飞机,还请求上级允许降低飞行高度脱离区域。
因为这个位置正好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附近,大家就猜那架飞机可能是隐身战机,不然怎么雷达没发现,直接飞到眼前了。
很多人直接指向歼20,说歼20隐身能力强,能悄无声息地靠近B1B,把飞行员惊出一身冷汗。
因为B1B的雷达系统虽然升级过,但它毕竟是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老家伙,主要装备的AN/APQ-164无源相控阵雷达擅长远距离目标搜索和地形跟踪,对近距离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不算顶尖。
展开剩余87%隐身战机像歼20这种,雷达反射截面积很小,B1B的雷达可能确实抓不住它。只有飞到肉眼可见的距离,飞行员才能发现。这点从逻辑上说得通,但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就是歼20干的。
美军有报告过中国飞机在南海和东海的拦截行为,比如2022年底一架中国海军歼11在南海逼近美军RC-135侦察机,距离只有20英尺,迫使美机采取规避动作。
但那个是歼11,不是歼20,也不是B1B。
东海的类似事件,美方在2023年10月公布过一批中国飞机“危险拦截”的视频和数据,说过去两年有180多次,但具体到B1B和歼20的伴飞,没提。
歼20是中国空军第五代隐身战斗机,2011年首飞,2017年正式服役,到现在数量已经超过200架,主要部署在东部和南部战区。
歼20的设计重点就是隐身,机身采用菱形截面和边缘平行原则,能把雷达波反射到特定方向,而不是回传给敌方雷达。
鸭翼和边条翼的布局也帮着控制气流,减少反射信号。进气道是S形的,隐藏发动机叶片,表面涂层还能吸收部分雷达波。
从公开资料看,歼20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在正面可能只有0.01平方米级别,这比B1B的雷达探测门槛低多了。
美军自己承认过,2022年3月在东海上空,一架F-35和歼20有过“近距离接触”,F-35的飞行员说歼20突然出现,雷达没提前预警。
这说明歼20的隐身在实战环境中有效,对B1B这种轰炸机来说,更容易被绕过,因为B1B没装备先进的红外或光电跟踪系统,主要靠护航战机防身。
B1B是美军战略空军的主力,设计用于低空高速突防,携带核武器或常规炸弹。服役以来经过多次升级,雷达系统能扫描前方数百公里,但对隐身目标的敏感度不高。
2023年,美军在印太地区频繁出动B1B,像是从关岛飞到东海示威,但遇到中国战机拦截时,往往选择转向避开。
网上那张轨迹图就显示,B1B在东海边缘突然改变方向,可能是为了避险。
如果真是歼20伴飞,那B1B的机组确实会紧张,因为轰炸机没空战能力,遇到第五代战机靠近,等于是暴露在导弹射程内。
歼20携带的霹雳15导弹射程超过150公里,能在超视距锁定目标。但话说回来,美军没公开这个事件,可能因为它不算严重,或者不想承认技术差距。
中美在东海和南海的空域摩擦发生过很多次了。
早在2001年,南海撞机事件,中国歼8和美军EP3侦察机相撞,导致中方飞行员王伟牺牲,美机迫降海南。那时候中国空军还用二代机、三代机,面对美军先进装备吃亏不少。
歼20服役后,情况变了。中国空军用它巡逻东海,2022年4月官方媒体报道歼20开始执行东海和南海警戒任务,拦截外来飞机。
2021到2023年间,中国拦截美军飞机的次数增加,从几十次到上百次,大多是专业操作,但美方形容为“胁迫性和风险性”。
比如2023年5月,一架中国歼16在南海穿越美军RC-135前方,释放干扰箔条,美方说这不安全。但这些事件中,没具体提到歼20伴飞B1B的案例。
这个传闻这么火,可能是因为它戳中了军迷的兴奋点。
中国从航空工业弱国到现在能造第五代战机,歼20代表了自主创新的成果。
研发过程中,解决了材料、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的难题,国产WS15发动机2025年左右开始批量装备,进一步提升性能。相比之下,美军B1B机队老化,数量只剩40多架,维护成本高。
2023年,美空军评估说B1B在高强度对抗中生存率低,需要F-35或F-22护航。但在东海,如果歼20靠近,护航机也可能来不及反应。
这事如果真发生,说明中国空军在区域内有了主动权,不再被动防御。
当然,也得理性看。传闻的来源多是社交媒体和军事论坛,基于那张轨迹图和所谓泄露的通话记录,但这些记录没得到验证。
美军有自己的情报系统,如果真被吓到,应该会有内部报告泄露,但到现在还没看到可靠来源。西方媒体报道过中国拦截事件,但焦点在南海,涉及歼11或歼16,不是歼20和B1B。
从技术可行性说,歼20绝对能做到伴飞B1B而不被雷达发现。
歼20的隐身设计借鉴了国际经验,但有中国特色,比如全动鸭翼提高机动性。B1B的速度慢,巡航马赫数0.85,歼20能轻松跟上。
空军训练中,歼20模拟超视距作战,靠近目标后锁定发射。假如事件属实,它不光是技术展示,还带有威慑意味,告诉美军东海不是随便逛的地方。
但美军也不会坐视不管,2024年增加了F-35在日本和韩国的部署,升级预警系统应对隐身威胁。
这个伴飞事件更像是基于事实的推测,而不是铁板钉钉的真事。歼20的能力摆在那,能瞒过B1B的雷达靠近是合理的,但吓飞行员一跳的部分,可能加了点戏剧性。
未来类似摩擦可能还会发生,但希望保持在专业层面,避免升级。
参考资料:
1、美国B1B挑衅南海 中国上演“关门打狗” 腾讯 2025-02-06股票配资网站查询
发布于:河南省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